乌江奔流,峡谷雄浑。2025“问界杯”第20届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在重庆武隆火热开赛。历经四个赛段激烈角逐,武隆喀斯特队最终以16小时28分32秒的总成绩,成为该赛事采用每队4人(含1名异性)赛制后,第一支夺得总冠军的中国队伍。
4日鏖战,再创辉煌
对赛道的熟悉与对挑战的执着,成为他们冲击冠军的底气。为了备战,武隆喀斯特队提前一个多月集中训练。“那段时间基本不上班,专门练骑车、跑步、皮划艇三大类项目。”队员张杰介绍说。过去,国内参赛队伍在水上项目上往往较落后,但在今年第四赛段皮划艇环节,他们与强劲的国外队伍仅差一分钟。“以前差距常常在六七分钟左右,这次能缩小到一分钟已经是巨大突破。加上我们在其他项目上的稳定发挥,最终夺冠也在意料之中。”
差距的缩小,让他们在关键赛段中保持了竞争力,成为最终夺冠的关键因素。张杰说:“长期参赛的磨炼让团队配合更加默契,今年整体发挥顺利而稳定,希望明年还能更进一步。”
↑武隆喀斯特队冲刺第一赛段终点。
6届参赛,淬炼成长
蒋冬梅是武隆喀斯特队的一名女性队员,2017年学会骑山地车,第二年便踏上武隆赛道。“第一次来参赛,就感受到了乌江和大峡谷自然景观的震撼。”她回忆道,“一提到武隆,我脑海里就是山水。”队友叶朝阳同样自2018年起坚持参赛。“这里的赛程最长、最难,每次比赛都很辛苦,但结束之后又会想念这种‘找虐’的感觉。”他笑着说。
在一届届比赛中,蒋冬梅和叶朝阳见证了赛事的变化。路面从砂石变成水泥,赛事服务越来越精细,恢复区、引导体系日益完善。“赛事本身一直在进步。”蒋冬梅说。而正因如此,武隆公开赛在圈内赢得了极高口碑,是公认的“规格高、挑战大、专业性强”的赛事。叶朝阳直言:“想真正成为户外赛的竞技选手,就必须来武隆参加公开赛并且完赛。”
↑武隆喀斯特队在第二赛段橡皮艇项目比赛中。
武隆把赛事做得越来越好,他们也在赛道上实现一次次的突破。从最初的单项爱好者,到如今能在越野跑、皮划艇、桥降等多个项目上游刃有余,正是武隆的赛事让他们积累经验。“很多技能都是因为比赛才去学的,很有挑战性。”蒋冬梅说。叶朝阳也感叹,“收获很多,让自己更强大了,也更能从容面对困难。”
↑武隆喀斯特队冲刺第二赛段终点。
对他们来说,武隆已经不只是赛场,更是“第二家乡”。“这是我第一次在同一个地方连续六届参赛。每次来都觉得很熟悉,就像回家一样。”叶朝阳说。
22年打磨,成就精品
赛事的口碑也吸引了更多人走进武隆,亲身感受这片山水的魅力。“经常有朋友主动向我了解赛事和相关准备工作,他们也真的来了,还带动了新的伙伴。”蒋冬梅笑着说。
如今,武隆已斩获“中国户外运动基地”“全国十大体育营销城市”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正全力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持续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金字招牌。自2003年起,武隆连续举办二十届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逐步铸就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尖赛事品牌,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全国徒步大会、仙女山马拉松、野寒山越野赛等精品赛事蓬勃发展。“运动+景区”的结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
二十二年的坚持,武隆的赛事早已超越竞技本身。它让山水成为赛道,让赛道联通城乡,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未来,随着文体旅融合不断深入,重庆武隆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把这片喀斯特大地打造成享誉世界的户外运动胜地。
记者:黄宇
图片来源:2025“问界杯”第20届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重庆·武隆)组委会
编辑:姜京谷
审核:罗嘉
重庆国际新闻中心由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主办,西部国际传播中心运营,是集新媒体内容生产、分发、统计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
目前,重庆国际新闻中心已有注册海内外媒体184家,注册记者3800名,涵盖欧美、日韩、东南亚等海外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以及全国各省市重点媒体。
同时,重庆国际新闻中心还具备线上新闻发布功能,能够实现“登录一平台,面向全世界”。
联系人:罗嘉 联系电话:1862341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