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西部国际传播中心主办的“海外大V拍新重庆”活动走进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来自印度的海外视频博主Saahil Hussain,在青石板与吊脚楼间漫游,沉浸于独特的非遗文化中,沉醉在秀美的洪安古镇里,用镜头记录下这里生生不息的文化脉动,向海外网友展示秀山的民族非遗与绮丽风光。
非遗工坊:在指尖绽放的千年智慧
秀山非遗体验馆位于秀山县城西街景区,是依托天后宫及附属侧院建筑而成立的文旅综合体,其总面积达2400平方米,集非遗产品销售、研学、展示、体验、培训、演艺和旅游接待服务于一体,公益性和经营性兼备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走进馆内,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宝库的神秘之门,清新淡雅的香薰,弥漫四周,Saahil首先接触到秀山龙凤花烛。龙凤花烛是拜堂成亲必不可少的联姻信物,在秀山地区自古有之,作坊遍布秀山大多数乡镇,融多种民间艺术于一体。2007年,被列入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先熔蜡,再调色,后塑形。”在龙凤花烛传承人陈建友的指导下,Saahil亲手制作了一朵精美的牡丹花烛,蜡片薄而透亮,花瓣通透立体,每一道工序都让他对这项技艺的精湛与细腻赞叹不已。随后,他又加入了薅草锣鼓队,学习击鼓技巧,感受音乐中蕴含的韵律与力量,体会着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非遗体验馆内,金珠苗绣的绚丽多彩、紫砂石壶的温润包浆、石琴的空灵清音,以及非遗乐队的精彩演出,都让Saahil目不暇接。他惊叹于秀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样,表示这些传统文化是秀山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洪安古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画卷
晨雾缭绕,古街与远山若隐若现,梅江河畔垂柳依依,白鹭掠过水面,平添诗意。洪安古镇,这座深藏于渝湘黔三省交界处的千年秘境,以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原型地闻名,其景色融合了山水灵韵、历史遗痕与民族风情,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长卷。
江上千年古渡“拉拉渡”横贯渝湘,船夫以木棒牵引钢缆缓缓摆渡,舟行碧波间,恍若穿越时光隧道。抵达河对岸后,Saahil找了一处静谧的河边坐下,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河水潺潺,山风轻拂,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云雾缭绕,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Saahil静坐河滩久久不愿离去:“沈从文老师描写的《边城》原来真实存在,这里的时光仿佛停在小说里。”
此次“海外大V拍新重庆”活动,通过邀请海外视频博主,深入秀山,沉浸式打卡秀美风光,体验独特非遗文化,用镜头向世界传播秀山故事,打破文化传播壁垒,而这座武陵山深处的文化秘境,正以开放姿态向世界展开水墨长卷。
记者:汤净涵
编辑:姜京谷
审核:罗嘉
重庆国际新闻中心由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主办,重庆国际传播中心运营,是集新媒体内容生产、分发、统计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
目前,重庆国际新闻中心已有注册海内外媒体184家,注册记者3800名,涵盖欧美、日韩、东南亚等海外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以及全国各省市重点媒体。
同时,重庆国际新闻中心还具备线上新闻发布功能,能够实现“登录一平台,面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