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是个超人,她什么病都能给我们治好。奶奶的每一分、每一时都在关心我们,她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把最坏的东西给自己……我的奶奶比超人都厉害。”暑假期间,即将小升初的学生潘军准备卖掉自己的废旧书本,但他唯一保存了自己11岁时写下的作文《我的奶奶是超人》。潘军轻轻抚平卷角的页边,将作文本小心地塞进柜子里。他知道,那些废旧书本可以卖掉,但这页薄薄的纸,却承载着他永远不愿丢弃的温暖。
这位被孙子称为“超人”的奶奶叫杨光辉,家住长桂乡孔梁村,今年73岁。十年间,她在接连失去丈夫和两个儿子、儿媳改嫁的情况下,用布满老茧的双手,为四个年幼的孙儿孙女筑起遮风挡雨的港湾,写就了一段感动岁月的传奇。
命运重击,柔肩担起至亲希望
2012年,本是安享晚年的年纪,杨光辉的生活却遭遇连番重击。先是二儿子不幸猝然离世,儿媳改嫁,留下一双年幼子女;同年年底,大儿子又突发脑血栓身亡,大儿媳也选择离开,再留下两个幼儿。半年内连失两子,家庭支离破碎。面对厄运,时年60岁的杨光辉与老伴潘明华毅然将四个孙儿揽入怀中。然而苦难并未结束,2022年,相伴一生的老伴因病离世。十年痛失三位至亲,这位七旬老人独自扛起了整个家。“只要我还活着,这个家就不会散”——这句轻轻的承诺,成了她对命运最有力的回击。从此,她是爸爸,是妈妈,是爷爷,更是孙子们心目中无所不能的“超人奶奶”。
爱的超能力,羸弱老人无所不能
杨光辉的一天从清晨5点开始:喂猪、做饭、下地劳作、上山捡柴、捡废品换钱……她像永不停歇的陀螺,用粗糙的双手为孙子们编织梦想。餐桌上唯一的荤菜永远放在孙子面前,自己总是那句“不爱吃肉”;深夜等孩子们睡熟,她还要准备明天的伙食。尽管积劳成疾,她从不言苦,用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诠释着“有手有脚,总能养活孩子”的信念。
虽未读过书,她却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再怎么也要识几个字,走到哪里都走得通。”这是杨光辉常挂在嘴边的话,她没有文化,却把最朴实的道理传递给孙子们。最困难的2022年,面对四个孩子同时上学的数千元费用,这位七旬老人白天在工地挥汗如雨,晚上料理家务,连续三个月每天只睡六小时。她精打细算每一分养猪、卖菜收入和低保补助,从未让孩子们因经济原因欠缴学费。她的坚持,不仅保证了孩子们的物质需求,更用行动为他们树立了自强不息的榜样。
在孙子们心中,奶奶就是真正的“超人”——她能用最普通的食材变出美味饭菜,能用微薄收入支撑起整个家,能用瘦弱肩膀扛起所有苦难。她的乐观坚强、善良包容,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常说:“奶奶就像超人,什么困难都打不倒她。”
爱的回响,苦尽甘来雏鹰展翅
十几年如一日,杨光辉用爱与坚韧守护四个孩子健康成长。她没有超人的披风,却以单薄之躯对抗命运;她不会飞天遁地,却用双手托起四个孩子的未来。如今,奶奶背上的奶娃娃都健康成长,大孙女已自立工作,二孙子考上大学并勤工俭学,三孙子在重点高中名列前茅,小孙子也升入中学,墙壁上贴满了他们的奖状。孩子们渐渐发现奶奶“超能力”在慢慢失效,她的皱纹越来越多,背越来越佝偻,他们也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帮奶奶分担,努力学习之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趁着暑假时间为奶奶砍好要用的柴火,闲暇时为奶奶按摩肩颈……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奶奶的“铠甲”,用行动回报她的养育之恩。
通讯员 冉梦竹 乔洛阳
供图 冉梦竹
重庆国际新闻中心由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主办,西部国际传播中心运营,是集新媒体内容生产、分发、统计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
目前,重庆国际新闻中心已有注册海内外媒体184家,注册记者3800名,涵盖欧美、日韩、东南亚等海外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以及全国各省市重点媒体。
同时,重庆国际新闻中心还具备线上新闻发布功能,能够实现“登录一平台,面向全世界”。
联系人:罗嘉 联系电话:18623411433